“永耀鸿图”的出处是哪里
“永耀鸿图”全诗
《朝谒太清宫九首》
宋代 真宗
彼涡之壤,指李之区。
千乘万骑,来朝密都。
躬陈芳荐,款接仙兴。
饮酒受福,永耀鸿图。
《朝谒太清宫九首》真宗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朝谒太清宫九首》
朝谒太清宫九首,是宋代真宗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彼涡之壤,指李之区。
千乘万骑,来朝密都。
躬陈芳荐,款接仙兴。
饮酒受福,永耀鸿图。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太清宫朝拜的场景。太清宫是道教的神圣地方,被描述为神仙的居所。诗人通过表达对帝王的赞颂,展现了他对神圣和宗教的崇敬之情。诗人希望通过向神明进贡,获得福祉和永恒的荣耀。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朝拜太清宫的情景。诗中使用了一些隐晦的表达方式,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对当时历史背景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
首句“彼涡之壤,指李之区”,表达了诗人对太清宫的景仰之情。\"涡\"是指太清宫所在的地方,而\"壤\"则是指土地。\"李之区\"则指的是神仙住所,以李姓为代表。这句话隐喻了太清宫的神圣和神秘。
接下来的两句\"千乘万骑,来朝密都。\"表达了大批官员和随从随同皇帝前往太清宫朝拜的盛况。\"千乘\"指的是车马,\"万骑\"表示众多的骑手。\"密都\"则指的是太清宫,这里隐含了宫殿内部的神秘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躬陈芳荐,款接仙兴。\"描述了诗人亲自进贡美好的供品,以示对神明的敬意。\"躬陈\"表示诗人亲自奉上,\"芳荐\"则指的是香烟和美味的食品。\"款接仙兴\"则表示神明欣然接受,使得宫中的神灵愉悦。
最后两句\"饮酒受福,永耀鸿图。\"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与神明共饮,获得幸福和荣耀的愿望。\"饮酒受福\"象征着神明的赐福,\"永耀鸿图\"则表示希望永远享受荣耀和美好的未来。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对太清宫的景仰和对神明的崇敬。它反映了当时皇帝朝拜太清宫的盛况,展示了宋代皇帝统治下的宗教与政治的结合。同时,诗人的表达也流露出对福祉和荣耀的追求,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